Swasal(蓮花池)部落家族與其部落家族分布初論

Swasal(蓮花池)部落家族與其部落家族分布初論

Swasal即今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之蓮花池,在廖守臣的文獻中漢字音譯以「蘇瓦沙魯」稱之,當代移居地(今卓溪鄉古村、三笠山)漢字音譯為「思窪撒爾」,然因各時代音譯與拼音系統不同,故本文以Swasal稱之。Swasal原址位於陶塞溪左岸,與支流希卡拉汗溪下游右岸的高山平台,相對位置位於Tpdu部落西北方約5公里處,今迴頭灣對岸上方,曾為國民政府時期之西寶農場分場。該部落約海拔1300公尺,該部落具備極佳的平坦地勢,適合耕作。

 

依據廖守臣的文獻紀載,Swasal建立於200多年前,其先祖Nabas與Sabang遷來Skuy同住,Swasal其始祖Nabas有二子Bowtung與Yibang率家眷至Swasal居住。當Nabas由南投至花蓮居住時(位置在Tpdu北面山腹,亦稱Truwan),另有部落家族Sabang遷來Mhakaw,此後為找耕地持續向東遷徙,一度Nabas與Sabang家族同住在Swasal,至於Nabas與Sabang同住,據說二家族曾在南投Truwan即為親緣關係,直至Nabas去世之後其子率家眷遷至Swasal東側居住,而Swasal北側亦有一部落名為Qruhu,位於陶塞溪左側,在Swasal部落北方,該部落因為Swasal部落族人建立,亦為Swasal之分部。直至19世紀初,Swasal部落領袖Yibang Paru為Sabang的曾孫,當時日軍來犯,領袖一職由其子Watan擔綱,Qruhu則由Halung擔任。1914年7月Swasal遭日軍侵占,日方於蓮花池北面設置一駐在所統治族人,直至1916-1917年日方為方便統治,強制散居Swasal部落周遭之部落及Qruhu全部遷至Swasal南面坡地,並任命Halung為頭目,Yibang之子Watan為副頭目。

以上之文獻整理可清楚推敲出Swasal的發展脈絡,從200多年前遷至Tpdu北側山腹(亦稱Truwan),並且於祖居地親緣關係家族同住,而後因人口逐漸增加另覓居地,便遷至Swasal,而隨著Swasal人口逐漸增多,Truku也開始在該區域逐漸拓展開來,直至1914年日軍入侵,整個分部在Swasal部落之族人又被強迫遷至Swasal南面坡地,直至1930霧社事件爆發後,在1932年陸續遷至秀林、卓溪一帶。而生硬的文獻回顧或許無法推敲更多的細節,我們可以從耆老的口述中,再深入勾勒當時在Swasal的情境。

Swasal之所以稱之為Swasal是因為當時第一批搬過去的人,看見Swasal

   地勢平坦、草木平整就像是被颱風掃過的樣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指

   Swasal當時的池子水面很大很寬,但因為不知道被挖了個洞,導致池子的

   水從Tpdu那個方向流出,而流出來的水將山坡地沖刷,那個風或雨沖刷後

   草木平整的狀態族語就稱Swasal,跟那個和仁的族語名稱Qnragan意思是

   一樣的,這是那裏的人葉保進牧師告訴我的。[1]

我們從上述口述可發現,Swasal部落的本意即為風雨掃過後草木平整的狀態,而Truku命名山川地名時亦常使用此方式命名地名,我再從整個日本殖民統治前的口述內容再次推敲Swasal部落的發展脈絡:

這也是葉保進牧師告訴我的,Swasal部落的族人當時是從Skuy遷過去的(就

  是和平老村長江建成的家族),早期Swasal是與Teuda住在一起,大概居在

  一起50年左右,後來因為女人的問題,雙方就打起來了,之後Truku就把

Teudae趕到下梅園裡面,一直到日本統治Truku之後,雙方也曾因為獵場發

生了很大的衝突事件,當時日本甚至出動軍隊與其他部落的Truku族人一起

調停雙方的衝突[2]

 Swasal的位置剛好介於Truku與Teuda兩個族群的交界處,在口述的補述下,我們可以從更細微的內容中,理解Truku與Teuda曾經在太魯閣山區的愛恨情仇,在筆者長期針對Truku做研究的經驗中,時常在訪談與口語中時常聽到Truku文面喜愛找Teuda的文面師來協助,亦常聽到Truku當代社會中對於Teuda群描述的不友善,當然這些皆為主觀視角的描述,但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Truku與Teuda兩群在時代演進的脈絡中確實存有情感糾葛的歷史。以下將略述Swasal部落家族經過日方集團迫遷後的遷移狀況。

[1]報導人:黃長興,訪問時間2023年4月27日,電話訪問。

[2]報導人:黃長興,訪問時間2023年4月27日,電話訪問。.

1930年爆發霧社事件,日方害怕仍居於山區部落的Truku再次爆發類似的抗暴事件,因此日方調整殖民政策,從原本邊誘勸邊強迫族人遷徙下山的政策,改為全數強迫遷徙下山,Swasal部落族人也無法避免這政策的影響。在1927年霧社事件爆發之前,其實亦有部分族人已被日方強迫遷徙下山至富世村的Qrgi與其他如Kdusan、Pratan等部落,而其中秀林鄉的第一任官派鄉長林明勇Walis Uming即為當時率先下山的Swasal部落的族人,而大宗的強迫遷徙在1937年,當時約50-60戶遷至三笠山部落,1943年颱風來襲溪水暴漲,造成三笠山部落原址大部分遭到洪水的毀損,族人害怕再次遭到洪水的侵擾,開始展開遷村行動,便於現今古村建立部落1946年,其他三笠山的族人亦陸續遷來此地,以上為Swasal部落家族的遷徙狀況。

  綜合以上,我們從文獻與口述中拼湊出Swasal部落家族早期的遷徙以及與周遭族群的發展狀況以及部落的典故,我也從部落族人遭遇日方集團迫遷強硬的政策後在平地部落面對不同居住環境的遭遇,族人面對挑戰的因應方式,當然仍有許多深埋在Truku部落的故事仍等待著我們挖掘,本人僅以文獻與口述整理的方式拼湊整個Swasal部落家族發展脈絡的拙作,當然要發掘更多更準確更完整的部落歷史,仍需要更多當代的部落族人一起努力。

 

 

筆者簡介:Tama Roqbiq & Yuri Truku太魯閣族,祖籍Duyung,生於集團迫遷後的Bsuring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