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命名與生態植物應用—太魯閣族文化事典(三)—

部落命名與生態植物應用—太魯閣族文化事典(三)—

太魯閣族人早期生活以部落家族為個別單位,獨立發展出農耕、畜牧、狩獵、採集、漁獵等生產文化,建構出山林荒野中就地取材而與土地共存的生態智慧。。其中山林狩獵、野地採集活動均仰賴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動植物在太魯閣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提列Tpdu(塔比多)、Btakan(巴達幹)、Bruling(玻蕗霖)等三種植物在太魯閣族山林部落中的生活應用,進而將植物定名為家族部落稱名,梳理太魯閣族人與台灣原生植物緊密關連間的社會文化意涵。

山棕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2024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你(妳)支持誰?
370 answers

一、btakan(巴達幹):麻竹

btakan(巴達幹)在自然生態界裡的詞意為「麻竹」,屬於禾本科的柄直合軸叢生植物,稈高可達20~30公尺,徑可達20~30公分;節間可長達60公分。其學名為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俗名又稱吊絲麻、甜竹等,在臺灣地區廣泛生長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區域。

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生活中,族人大致將btakan的竹節做成竹杯,也供生活實用器皿的製作材料。而麻竹在現代人類的生活中,則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加工與造紙方面,每年雨季之後的竹筍,已成現代風味料理上的食用佳餚,為目前臺灣地區堪稱重要的經濟作物。

btakan在歷史文化方面的詞意即指太魯閣族傳統部落名:巴達幹部落(alang Btakan),部落位址在立霧溪中游左岸的錐麓山東南側,在現今中部橫貫公路靳珩橋與燕子口北側之立霧溪高位河階台地,也就是布洛灣台地北側對面高地,海拔453公尺。

上述區域沿溪一帶為三錐山斷崖,從燕子口東側前下達溪谷地,越過立霧溪便橋接入錐麓古道,可進入Btakan部落舊址。這是距今二百多年前的太魯閣族Wasaw家族,遠從南投Truku Truwan的原居地移出後,攀越陡峭的奇萊北峰,並在立霧溪流域中、上游一帶多處移動,最終在這裡落腳。

這個地方在數十年後因為一場暴風雨崩山沖毀,倖存的部落族人乃持續向其他地方尋找居地。大約到了一百多年前,Btakan地區又有其他的家族遷入,Btakan第二度成為家族部落。

事實上,Btakan部落在更久遠的年代裡,已經有一批史前人類在此生活,據國分直一(1981)的考古調查,曾在此地採集到格子狀和條狀的印文陶片和黑色陶片,推測為哆囉滿文化人的活動區域。也就是說,史前人類的活動範圍,不僅僅是在立霧溪河口兩岸台地,他們也曾深入到立霧溪中游地區,除了巴達幹遺址外,考古遺址涵蓋了Sidagan(希達崗)、Bruwan(布洛灣)、Blheyngan(山里)、Tawsay(陶塞)、Sipaw(西寶)等遺址。

山棕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第十一屆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你(妳)支持誰?
458 answers

二、tpdu(塔比多):山棕

太魯閣族詞語tpdu意指遍布於臺灣低海拔山麓地區的「山棕」,學名為Arenga engleri Beccari,屬於棕櫚科山棕屬,又稱棕節、虎尾棕。植株矮小而莖段粗壯,是長綠灌木或為小喬木。山棕具有強烈的耐陰性,每年到了開花時節,整個山區飄著山棕花的香味。山棕的果實生成為綠色,成熟時節則由黃色轉成紅色,條狀長串的紅黃果實,嚐起來帶點苦澀又兼具甘甜的味道。

傳統社會生活中的太魯閣族人,在山區耕植收成時節或狩獵途中,常將山棕葉軸分割成細條,再經手工揉製成為背負器物的套索,甚至於直接將山棕葉當成綑綁木頭或竹子的繩索。

大約在二百多年前,從南投縣境內Truku Truwan(德魯灣)向東遷徙的Batu(巴圖)、Nawi(納維)兩個家族,當他們越過中央山脈,經過Tpuqu(托博閣)地區後,分別在立霧溪中、上游一帶落居建部落。

Batu家族的後代從這裡拓建部落,在立霧溪與其支流陶塞溪匯流處附近山區建立Papak(巴玻卡)、Dowras(道拉斯)、Qicing(凱金)、Tpdu(塔比多)、Mhiyang(馬黑揚)等部落。其中Tpdu部落位於立霧溪與其支流陶塞溪匯流處,海拔500公尺的小台地上,創建部落的族人因該地山棕繁盛,又山棕的太魯閣語為Tpdu,遂以此稱部落名,後來是在日治初期轉音為Tapitu,音譯漢字「塔比多」。

另外,Nawi家族的後代也在上述區域內拓展部落住區,最初居住Uway(巫歪),第二代另地建立Duyung(陀勇)部落。上述家族居住位址在立霧溪中游地區,區域範圍西起文山、道拉斯部落相連一線,東止於天祥,北起海鼠山南側山腹,南抵江口山,包括天祥山區一帶山區,即為日治調查文獻上所稱的「塔比多地區」,也是日治時期內、外太魯閣居住領域上的分界線。

    1914年,日警在這裡設置兩個分駐所,其一是在Tpdu部落設駐在所,轄區包括Tpdu、Dowras兩個部落,並增設塔比多分駐所,統轄內太魯閣區域內的太魯閣族部落;其二是在Duyung部落設駐在所,管轄Duyung、Mhiyang兩個部落。1959年的國民政府時期,這個地區改名為天祥,成為中橫公路上古蹟觀光和生態遊憩的休閒活動要站。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傳統部落你最想要去的是哪個部落?
105 answers

三、bruling(玻蕗霖):蓪草

太魯閣族語的bruling詞意指「蓪草」,屬於五加科的木本植物,學名為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s.)K.Koch,由於長出的莖幹通直,另有俗名「通脫木」,通常生長於土壤肥厚的地方。蓪草的葉端分成兩叉的七裂葉形,先端又分成二裂尖,這是蓪草獨有的葉片造型。其在莖中的髓心白色柔軟緻密,空洞部位有階段狀隔膜,此一髓心白色部位,就像現代人使用的保麗龍質地組織,可供作造花、襯墊材料,以及書畫用紙等用途。另在醫藥功能上,也具有利尿、清涼、散熱的效果。

在太魯閣族傳統農獵社會裡,蓪草的運用極具部落守護的神聖性,屬於馘首儀式中必要的法具。據文獻記錄與耆老口述指出,在馘首年代裡,部落族人獵取敵族的頭顱歸來,依照祖制舉行馘首儀式,以此達到靈力傳感,禳祓部落災厄。儀式中的部落領袖將獵得的頭顱放置於首級架(paga),在首級架旁豎立刺刻凹槽的竹竿,竿頂繫縛環狀垂掛的旒條,太魯閣族語稱之brqiya(招魂的靈梯)。此梯頂端垂掛的旒條即抽取蓪草的莖蕊橫切,使成白色小圓板若干,再以麻線串綴這些小圓板,做成條狀瓔珞形態,合併若干條圍成環狀垂掛的旒條一座。儀式的祭司就在豎立的brqiya前面唸誦祭詞,brqiya具有慰靈、招魂的標幟作用。

此外,蓪草的白色小圓板也被太魯閣族的獵人充分使用於以麻線串綴製成spahul(獵頭守護袋),袋內放入頭顱的髮根、松木炭、打火石、葫蘆、背網等物。此物具有狩獵守護的靈力作用,一般情況皆吊掛於獵頭者家中,每當到了部落出外馘首前,須經過頭目同意後,才能借出spahul,平日時間則不得碰觸。

參考書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9,網站名稱:《臺灣樹木解說》。網址: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快取日期:2009年8月22日。

佐山融吉著、余萬居譯,1917,《蕃族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後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仲玉,1986,《太魯閣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次委託研  究報告。

劉益昌,2009,《利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次委託研 究報告。

廖守臣,1977,《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關於作者:

旮日羿‧吉宏

Truku

國小教師退休,現投入族群公共事務。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文史工

作者,著有太魯閣族部落史等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