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a(山羌)、arung(穿山甲)、rapit(飛鼠):太魯閣族文化事典(一)

Pada(山羌)、arung(穿山甲)、rapit(飛鼠):太魯閣族文化事典(一)

原住民早期農獵生活裡緣於就地取材而與土地共存的生活態度,在與大自然共存的時空中,自然發展出敬畏山林、撫慰大地的生存哲學,此即現代人所謂「台灣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換言之,原住民族自古以來處於大自然的孕育薰陶。各自發展出在不同地域環境生態和諧的經驗法則與生活特色。太魯閣族人早期生活以部落家族為個別單位,獨立發展出農耕、畜牧、狩獵、採集、漁獵等生產文化。其中山林狩獵、野地採集活動均仰賴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動植物在太魯閣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早期以祖靈為核心信仰的族群社會,對於台灣豐富的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憑藉其傳承自祖先的敬畏態度,與大自然互動千百年來,具體呈現出山林動植物與太魯閣族群日常行事、飲食栽植、編織染料、叢林狩獵、醫療藥用、工具建材等物質生活的文化內涵。此即所謂太魯閣族人就地取材的深意,就是將深山野林的不可預測和處處隱藏的險境,轉為個人內心修為考驗的實踐過程,一整套傳承祖先遠古祕法所串連起來的祭儀行動,實際淵源自高山崇嶺的謹慎敬畏、人對於日月星辰的謙卑學習,以及人對於土地的祭祀撫慰。

本文基於上述太魯閣族人農獵時期悠遊山林的生存哲學,整理昔日祖先對於大地資源的生活應用,梳理出太魯閣族人與動植物關連的社會文化意涵,撰述連載《太魯閣族文化事典》。本期太魯閣族文化季刊首先介紹荒野中的三種夜行性動物:pada(山羌)、arung(穿山甲)、rapit(飛鼠)。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2024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你(妳)支持誰?
370 answers

一、pada(山羌):悠遊千山孤行者

山羌的太魯閣族語叫做pada,台灣人又把牠稱作羌仔。山羌是在夜間覓食的動物,清晨天亮的時候,以及傍晚的昏黃時刻,山羌就會出現在山澗溪谷旁邊喝水。

山羌喜歡吃樹木的嫩芽和青草,包括samay(水麻)、qnus(秋海棠)、spriqpada(翠雲草)等。山羌性情溫和羞怯,在興奮的時候會發出一連串短促吠叫聲,所以又被叫做吠鹿。山羌也是高山叢林裡悠遊千山的孤行者,不喜歡集體群居式的共同生活。牠會把眼睛的淚腺分泌物塗抹在牠周圍的樹幹上,標誌牠自己獨佔的領域範圍。

根據部落口述指出,山羌是太魯閣族獵人喜歡捕捉的野獸,昔日農獵生活時期,太魯閣族人的結婚飲宴場合裡,他們會烹煮山羌肉來宴請賓客享用。在部落祭典活動中,山羌也是祭祀祖先的祭品。值得一提的是,每當在非常寒冷的氣候裡,我們的皮膚容易造成乾燥龜裂,族人用山羌的血塗敷在乾燥的嘴唇上,嘴唇就不會乾裂疼痛了。

此外,將山羌頭上的一對角鑲在藤帽上,象徵獵人擁有過人的勇氣與智慧,也具有在部落裡的權威地位。太魯閣族人每年十月舉辦祭儀活動時,大多以山羌作為主要的獻祭。在祭祀場合中,部落領袖指定以山羌的一對角擺置於祭桌上,表達對於祖先庇佑部落生命財產的謝意。而在歌舞歡慶的舞步動作裡,由男子在會場上展現左踏兩步、右踏兩步的跳躍動作,就是模仿自山羌的跳法,遂稱之為「山羌舞」。

在日常生活中,太魯閣族人將山羌皮曬乾或是燻烤,山羌皮可以縫製成煙袋(aba)、背心上衣;山羌毛也可以製作成睡袋,到了冬天的季節舖在三角灶旁邊,作為山區工寮烤火取暖的地舖。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第十一屆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你(妳)支持誰?
458 answers

二、arung(穿山甲):盔甲滿身的蟻蟲剋星

Arung(穿山甲)也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躲在黑暗的山洞裡睡覺,到了夜晚天黑的時候就會外出覓食。牠的全身長滿灰褐色鱗片,圓錐狀的頭型配上一對小眼睛,嘴巴沒有牙齒卻有一條長舌頭。Arung就是用這條長而有黏性的舌頭,伸進洞穴裡黏吸白蟻和螞蟻當作食物。

Arung是天生的掘洞者,擅長於在洞穴裡尋找食物,主要的食物就是白蟻和螞蟻。雖然arung的動作緩慢,卻又具有攀爬樹木和潛水游泳的本事。每次遇到危險的關頭,牠會把圓錐狀的頭部縮到腹部,然後將全身捲曲成球狀,用牠身體外部的堅硬鱗片抵擋外面的攻擊。

根據族老口述指出,在太魯閣族的獵人生活中,從不會去捕獵arung。Arung的舌頭會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藉以吸引白蟻蟲類爬到牠的舌頭上,牠就很輕鬆把蟻蟲吸到嘴裡吃掉了。如此一來白蟻和螞蟻等蟲類被牠吃光之後,對太魯閣族人而言,相對具有防止木造房屋被蟻蟲蛀蝕腐爛的情況,所以說arung算是蠻疼惜人類的動物。

這個投票已截止!

請問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傳統部落你最想要去的是哪個部落?
105 answers

三、rapit(飛鼠):療癒腸胃的滑翔者

Rapit(飛鼠)的正式名稱叫鼯鼠,牠的身上有飛膜可以用來快速滑行,牠最擅長的運動就是在樹林間滑翔,所以又被稱為飛鼠。Rapit屬於夜行性的動物,居住在高山的樹林中,主要的食物包括水果、植物嫩芽、昆蟲和小型鳥類。

太魯閣族的獵人在山區狩獵的時候,主要是捕捉諸如bowyak(山豬)、mirit(山羊)、rqnux(水鹿)和pada(山羌)等大型動物,在行獵過程中偶也會捕捉rapit和brihut(松鼠),那是因為在山上烹煮食物的時候,把這些小動物抓來當作膳食配料。

部落族老曾經說到太魯閣族的獵人置身山林狩獵的時候,一定會順便抓幾隻rapit,一方面是在深山裡烹煮食用,一方面也會把rapit帶回家來給家裡的親人享用。Rapit炒熟之後會有一種很誘人的香味(腥味),把Rapit的內臟放在鍋子上溫熱後,給家有一種很誘人的香味(腥味),把rapit的內臟放在鍋子上溫熱後,給家族長輩食用,有助於身體健康。

Rapit也具有整腸療癒作用,昔日太魯閣族人遇有胃腸不適的時候,大都以rapit的內臟做為調理處方。處理方式有二:一是把rapit的內臟配上些許鹽巴混揉在一起,隨即將其生吃。另一種是將rapit的腸子與小腸分別曬乾之後存放,當族人遇有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就切一塊下來吃掉,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療效。這些都是祖先流傳下來的祕方,在太魯閣族社會施行多年而成飲食習慣,自然成為當代太魯閣族所傳習的飲食文化了。

參考書目

佐山融吉,1917,《蕃族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後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譯稿,

    未出版。

旮日羿•吉宏,2004,《巴托蘭記事》。部落口述譯稿,未出版。

旮日羿•吉宏,2011,《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台北:山海文化。

旮日羿•吉宏,2013,《黏繫、滑離與巫醫當代書寫:太魯閣族傳統醫病儀

式及其民族植物世界》。花蓮:古典書局。

廖守臣,1998,《台灣原住民(泰雅族)祖靈信仰與傳統醫療—報導人口述編》。

譯稿未出版。

2017年8月13日

寫於Btulan

關於作者:

旮日羿‧吉宏

Truku

國小教師退休,現投入族群公共事務。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文史工

作者,著有太魯閣族部落史等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