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嵐山遍生野菜的部落—太魯閣文化事典(六)—

霧鎖嵐山遍生野菜的部落—太魯閣文化事典(六)—

這幾年來筆者應秀林鄉、萬榮鄉內的若干協會團體邀請講座,分別在太魯閣族居住區內的若干村落講述族群文史與地景故事,授課對象涵蓋了在學學生以及村落族老。這樣的行程安排讓我從僅限於學校校園的教學場域,在教職退休後擴及到了村落生活範疇。其中在與村落族老訪談、教學互動中,筆者以村落為中心闡述當地村落起源、山水生態、遺址地景,以及相關的歷史事件等內容,實際與族老早年經驗和祖先傳承極為貼近。因此在教學段落中每每按放簡報圖像的時候,總能綻開族老深潛腦海裡的記憶網,一張圖影就足夠讓在座所有族老跌入各自的昔日年少。

本文即以筆者某次在秀林鄉水源村落進行的文史教學課程裡,與族老一起「圖影說歷史」的對話補充後,整理一個霧鎖嵐山遍生野菜的部落史事。

太魯閣族語的pajiq(巴奇克)有兩個詞意,概指野菜或蔬菜類的統稱,二是指秀林鄉水源村各家族山居時期的早期部落名。最早的部落位址是太魯閣族人的祖先沿著加禮宛山到砂婆礑山區墾作居住,並成為部落家族安身傳家的生活區域。因為各家族部落分散居住於砂婆礑溪流域山腹一帶,遂分別有Pajiq、Bngrux(旁沃魯侯,即五節芒)、Wili(威里,指山澗水蛭)等部落。

水源村屬於秀林鄉的村落行政區,村落位置在花蓮市西方約5~6公里的砂婆礑山下,週遭地勢環繞加禮宛山、七腳川山和嵐山,娑婆礑溪南北雙溪位於村落的上方,而村境內多為海拔500~2000公尺的高山林地,面積約為778.1公頃,村內人口組成以太魯閣族為主,人口數約為1263人。

村落的自然環境落在現代時空下,猶仍帶著原始、曠野的美感。溪流源頭的嵐山,常常在煙雨濛濛的季節,流洩白條飛瀑,從遠處看去只見飛瀑映現的白色線條,而嵐山則是霧鎖雲裡了。

在1914年日軍入侵占領前,原本是因為狩獵或耕植的生活因素自然遷來,並各自擁有家族領域的部落,在日警施行集團移住管理後,部落統歸於Pajiq駐在所管轄區之下。從1927年直到1930年,日警將轄區內各個部落加族全部遷離移住,集中居住在娑婆礑山下的Pajiq台地,此即Pajiq(水源)村落現址。

1931年,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島內全面推展皇民化運動,透過國家神道體現國家意識的穩定作用,在Pajiq部落建造太魯閣族群住區內的第一座神社:高砂祠。高砂社祠坐落於水源國小後方斜坡上的神社遺跡,神社鳥居入口面向西太平洋,從鳥居層級而上的神道兩邊種植櫻花。所以在日本殖民末期,部落族人也習慣以日語的Sakura(櫻花)作為水源村的部落名稱。

Pajiq部落曾經在日治後期,興起一段森林伐木事業,從娑婆礑溪右岸山區窄小的獵徑攀岩入山,可以到達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林班地,也就是日治後期大量進行伐木時遺留的工地,現在還看得出當時的建屋基柱遺跡樣貌。臺灣光復之後,林業的開發依然持續,早期林務局嵐山工作站成為木材運出的轉運站,留下的索道和鐵道遺跡,顯現當時木材輸出的盛況。

源出高山峻嶺的水流,自古以來就是娑婆礑─水源地區最豐富的自然資源,娑婆礑溪流入美崙溪的優質泉水,不僅滋養了大花蓮地區百年來的芸芸眾生,更有豐富的原始生態景觀,裟婆礑溪的林野溯溪,成為當代新興的休閒旅遊活動,使水源村落具有生態維護與觀光遊憩的發展價值。

1945年的國民政府時期,水源村落行政區原隸屬於新城鄉佳民村,於1946年改隸於秀林鄉。1958年,因本地為花蓮地區的水源地,於是定名為水源村至今。

娑婆礑南溪上源是花蓮市和吉安鄉地區飲用水源頭,加上本區山腹一帶森林茂密所孕生的豐富生態,在不同時期的統治管理下,曾經是樟腦開採事業區,也是林木輸出的伐木區。

1931年,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島內全面推展皇民化運動,透過國家神道體現國家意識的穩定作用,在Pajiq部落建造太魯閣族群住區內的第一座神社:高砂祠。社祠遺跡坐落於水源村落西面凸起的山腹地,水源國小後方斜坡上,神社鳥居入口面向西太平洋,從鳥居層級而上的神道兩邊曾種植櫻花。

據部落耆老口述指出,當時的日本警察每天早上強迫村落族人集中到神社跪拜誦經,才能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到日本的節日的時候,村落婦女都會到神社集會,祭拜完了之後,就在現在國小操場跳舞表演,太魯閣族婦女表演日本舞蹈。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在南洋戰區與美國激戰,其所殖民的地區成為其遂行軍國主義的兵力補充來源,神道教的神社在台灣殖民末期的推動設置,其主要任務就是要建構日本皇民運動的思想基礎,使殖民地區的原住民效忠天皇,進而成為高砂義勇隊的志願動力。

關於作者:

旮日羿‧吉宏

Truku

國小教師退休,現投入族群公共事務。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文史工

作者,著有太魯閣族部落史等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