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brangan(木槍)、Daran(竹管療具):獵士競奪與巫醫召喚的祕法—太魯閣文化事典(五)—

Smbrangan(木槍)、Daran(竹管療具):獵士競奪與巫醫召喚的祕法—太魯閣文化事典(五)—

農獵時期的太魯閣族人運用日月星辰與草木更迭的變化現象,融入他們在夢境(spiyan kman)的感知,賦予他們解釋宇宙時空的未知領域,俾以提供修整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而在白天遇見繡眼畫眉(bhni sisil)的飛行方向和聲音頻率,進一步決定太魯閣族人一天中的行事決斷。此即太魯閣族的祖先教誨(gaya)涵蓋人生在世的實踐知識,遵守gaya的規範與驅動力量來自家族祖先(utux rudan)的作用效力。Gaya實係經過生活經驗與身體實踐而逐步內化的個人信仰,gaya的多元滲透範疇,具體顯現於人與祖靈、人與社會環境、人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關係法則。傳統部落社會中的族人在以祖靈為中心的信仰體系下,子孫為求得安樂和免於災難,必須遵從祖先意旨,盡力符合祖先的教誨規範,才能獲得祖靈庇蔭,一有違反gaya的事情發生就會觸怒祖靈,祖靈即降禍懲罰。

秀林鄉銅門村慕谷慕魚生態廊道諮詢中心前的太魯閣族勇士銅像。(照片提供:旮日羿‧吉宏)

Gaya的關鍵概念就在人居處的社會關係之中,為了追求秩序的重建,以恢復與祖靈調和的境界,需要完成神聖的儀禮程序。所謂不淨的洗清和秩序的重建,相應於太魯閣族人日常儀式過程中,象徵取得祖先靈力的ppangan(拔取、取得)、peeru(傳感),以及具象呈現人與祖靈黏繫連通,進而表達慰解與祈求行事平順的sdal(黏繫)、qdhriq(滑離)等語彙具有相同的意涵。在powda(祈福獻祭)、empsapuh(巫醫)的儀式場域中,有其一定的實踐知識。此即源自utux rudan教誨的gaya規範作用存在於血緣家族親屬之間,並具有跨世代流動的擴散性、無形的傳感滲透性,其中包括祖靈賜福與災厄臨身的力量。

太魯閣族的傳統社會透過個人與祖靈間相互作用,經由個人窮盡身體極限追求靈質(bhring)的生命過程,實踐對於祖靈的敬畏態度,以達到禳袚災厄、祈求平順的神聖境界。Gaya的規範與教誨力量源自祖靈,其關注的主題在於人與utux rudan間關係的破裂與復原。Gaya同時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連,具有禁忌、規範與法則的意義,而這種關連主要是建立在血緣親屬(lutut、kingal rudan)基礎之上。換言之,Gaya係以utux rudan(家族祖先)所形構的靈力場域,廣泛涉及人類道德與人生教誨,涵蓋家戶親族內的農耕、狩獵、收穫祭儀,以及身心療癒與禮俗風襲。

本文即針對上述信仰體系與靈力場域為核心概念,以太魯閣族運用於物質生活中的兩個物件:獵人的smbrangan(木槍)、巫醫的daran(竹管療具)為具體實例,以之闡述太魯閣族人探觸靈界召喚力量的古老祕法。

2002年秀林鄉文蘭村祖靈祭典現場,村落族人進行牲祭殺豬的時候,部落領袖握持這把木槍輝次山豬,並在儀式結束的時候,將木槍直接插立於祭典現場。(照片提供:旮日羿‧吉宏)

Smbrangan:獵士競奪靈力的隨身獵具

smbrangan的族語詞義是指農獵時期的獵人隨身獵具,太魯閣族的獵人入山行獵佩帶木槍,這是族人在山林狩獵過程必須用到的重要獵具。在馘首年代裡的突襲行動,行獵者迅猛攻擊的戰鬥,即趁敵族尚未防備的時候,握持木槍奮力飛刺,達到獵取頭顱的行獵目的。然而,木槍的關鍵用途並不在獵殺,在陷阱抓捕獵物的現場,太魯閣族的獵人用smbrangan點刺獵物身上的血,獵物即歸最先點刺沾血的獵人所有。

另外,早期太魯閣族人射殺到敵族之後,行獵者持用木槍點刺敵族身上的血,他們認為敵族的靈魂將歸附持木槍點刺者所有,在這個點刺動作裡,木槍本身具有靈力傳輸的媒介作用。當出獵者回到家裡,木槍置掛於家門上方,因為木槍上有靈質(bhring)、具有靈力,可以做為醫病用途,並於再次行獵時將會獵得人頭,所以禁止女人觸摸,也不可以借給別人使用。

smbrangan的形制在槍首部位是鐵製菱狀,柄為木製,全長約170公分。木槍槍身也有因應獵物對象而有槍柄或長或短的製作區別。太魯閣族現代村落的祭典展演場合,或是傳統樂舞表演的時候,常可見到太魯閣族男子身穿傳統服飾,一手握持木槍的模樣,作為象徵太魯閣族的獵人或勇士。

早期的太魯閣族人是在實踐身心協和的靈力追逐,現代族人所展演的勇士則僅僅只在象徵傳統,除了確認當代族人與傳統文化的關連,也提供社區族人和外地遊客對於文化傳統的渴慕與宣洩。

秀林鄉崇德村巫醫Rabay Lowbing治病儀式現場。(照片提供:旮日羿‧吉宏)

Daran:巫醫在幽冥靈界召喚的療具

daran是太魯閣族巫醫承傳自歷代祖先的竹管療具,擁有daran的人,表示得到祖靈的應允,獲得與祖靈詢答溝通的靈力,並執行醫療治病儀式。對於巫醫而言,daran是進行治病儀式過程中,顯現祖先靈力的孔洞,是治病儀式必備的療具。太魯閣族巫醫以雙手掌握、搓揉daran,做為詢問祖靈、對話溝通的媒介,藉竹管在手指上的黏繫與否,做為祖靈回應詢問的意象表徵。

daran是用箭竹的一段製成,截去兩節成空心管狀,長度約15公分,內部口徑約1公分,巫醫通常皆以苧麻織成的布袋包裹保管,在進行醫療儀式的時候再取出操作。Daran是整個醫療儀式的詢問、對話,以及溝通中介、回應的表徵,經過巫醫探觸靈界的層層詢問,配合daran在巫醫手上的黏繫和滑離狀態,巫醫逐步瞭解致病的源頭,並針對特定的祖靈對象,進行牲禮獻祭。

秀林鄉文蘭村巫醫Biyuq Yudaw其daran。(照片提供:旮日羿‧吉宏)

以下摘錄太魯閣族巫醫的smiling daran(治病儀式),即巫醫以雙手搓揉daran具體顯現的黏繫與滑離徵兆,由巫醫與家族祖先進行治病詢問的儀式過程:

(1)醫療者聽患者自訴病情。

(2)醫療者吐口水兩次,唸祭詞:

siling Masaq-Piring ini bi trahuq ini bi traraw.

(呼叫Masaq-Piring,不會脫落,不要虛假。)

siling Masaq- Piring ini bi trahuq ini bi traraw.

(呼叫Masaq-Piring,不會脫落,不要虛假。)

siling Masaq- Piring ini bi trahuq ini bi traraw.

(呼叫Masaq-Piring,不會脫落,不要虛假。)

(3)以雙手握竹管療具,左手握竹管上端,右手握下端,轉動竹管三次,口唸祭詞。然後詢問祖靈:患者可不可以醫治?

(4)接著兩手放開,視daran是否黏繫於左手手指,黏表可以;落表不可以。

(5)重覆前述(3)、(4)過程,繼續詢問祖靈,包括:作祟致病的祖靈是誰、是什麼原因造成、要以何種牲禮供祭等。

(6)確定供祭牲禮供之後,醫療者隨即交代患者家屬,要舉行供祭祖靈的儀式。

(7)儀式結束的時候,醫療者用手中的一些小米,朝患者的腳底往上部揮撒,直到全身各部位全都撒過。醫療者並在每撒一次即重複誦唸:usa da , usa da.(回去吧!回去吧!),來驅趕祖靈。

(8)最後是把供祭牲品埋於屋外石頭下。

(9)儀式之後,家族中的人一起共食於患者家中。

萬榮鄉見晴村巫醫Atuy Pisaw及其daran。(照片提供:旮日羿‧吉宏)

關於作者:

旮日羿‧吉宏

Truku

國小教師退休,現投入族群公共事務。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文史工

作者,著有太魯閣族部落史等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