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長照政策推得很快,政策的語言及規範因為資源的關係,迅速的結合進去部落,舉凡文化健康站、居家照顧、居家護理、家庭托顧等等,白紙黑字規範著誰具有資格提供服務、用甚麼方式服務、服務甚麼樣的老人。部落的老人家因此被歸類了多種形象,獨居老人、失能者、經濟弱勢、來上課的學生、家庭照顧支持薄弱等等,卻沒有一種形象是「知識生產者」或是「照顧彼此身心靈的人」,我與Payi在部落中的形象卻是這樣存在著,我想說可不可以再緩一緩,讓我們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與靈之間的關係層面去思考未來長期照顧應該怎麼走?如果台灣的長期照顧政策正往管理、醫療及市場的方向走去,那麼我希望原住民族的照顧知識可以作為反方向的拉扯,Payi總說:「Tuhuy rudan do o msluus bi lmlung。(Truku語)」意思就是跟著/陪伴老人就會去深思,也比較會想,為彼此期許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