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g,我的名字

Alang,我的名字

「Alang」是太魯閣族語「部落」的意思。透過全族語的母語觀點,跟著當地耆老認識部落遷移歷史以及傳統地名的故事。節目的表現形式是耆老走在部落,邊敘述邊帶我們認識部落,運用部落地圖去認識過去遷徙的地方,也認識部落留存的文化遺址。一開始就以太魯閣族作為切入點,從自己熟悉的語言開始記錄。第一季是以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因為時間與語言的限制,尋找部落的文史工作者擔任企劃,以及部落族語口譯者來現場訪問長者,協助訪問,最後再請文化顧問一起審片,全族語確實增加了製作的難度,而且又是歷史文化的內容。

民有部落的耆老(中)、其子(右)及翻譯Wasi Tadaw(左),講述Tpuqu的遷徙史

最初這樣全族語的紀錄節目,以為只有部落裡的人會看,但是後來得到許多在外年輕人的回饋,他們從中找回對部落的記憶和關注,也無私分享更多內容素材給製作團隊,充實節目豐富度。因此《Alang,我的名字》不僅達到記錄目的,更喚起原住民青年的共同回憶,一同響應傳統地名文化的反思。

部落發展的歷史根源在於舊部落命名的意義,因為不同年代的殖民的政治下,部落集團移住遷徙到平地,因此改變部落的名稱,曾經在生活戰前戰後的耆老,歷經三種語言的殖民,擁有三種命名的變化,族人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歷史文化變遷,是部落發展歷程重要的記錄,也是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和轉型正義的觀點。

佳民部落專訪Piteyru Ukah

因為回復族名的轉型正義下,也希望回復傳統地名。先從部落鄉誌、研究文獻與期刊論述去收集資料,再去部落田調查。主要先從部落的文史工作者或部落青年去詢問部落耆老,找出關鍵性的部落耆老去採訪,為了全族語敘述,目前會說得且了解部落部落史的耆老有限,所以耆老年齡多數再60-90歲。

    談到製作上最大的困難,這些耆老的年紀都在60-90歲之間,所以就曾經遇過還來不及記錄,或是還沒看到節目播出,耆老就已經離開人世的狀況,等於是在跟時間賽跑。「這些老人家都很珍貴。」不管環境怎麼變化,他們一直都守在部落,傳承這些故事、用自己的力量回饋部落。

時任銅門部落主席鍾德光(左)及其弟鍾德榮(右)

這節目不僅給聽懂的族語的族人看,也希望帶給部落的兒童與少年正面影響,對於自己的文化與居住地有更深的認識,也會發現自己身邊的長輩是活歷史,可以啟發他們更想去探索身邊耆老的歷史故事。

    希望透過這個節目,打破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原住民族也有豐富的文化,這塊土地上不是只有漢人的歷史。現在《Alang,我的名字》第二季已經全數播出,目前沒有第三季的規劃。希望可以繼續製作,因為有很多部落的故事還沒被記錄,完整知道部落歷史的耆老已經不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存這些語言和文化,這些歷史才不會消逝。

關於作者

余曉萍Spiqan Bulan

Alang,我的名字 節目製作人

曾任原文基金會原視節目部副理

花蓮可樂部落的太魯閣族,電視媒體行業超過15年資歷,仍在原住民族媒體崗位上服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